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支持受灾地区恢复生产保障民生;确定围绕保市场主体激发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举措。
会议指出,今年长江、淮河等流域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受灾范围广,经济损失大,是历史上较严重的一年。有关地方和部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防汛救灾有力有序有效,人员伤亡比常年大幅减少。当前仍要毫不松懈抓好防洪救灾,统筹做好南北方安全度汛、防台风和受灾群众安置救助等工作。按照标准上限尽快落实国家蓄滞洪区运用补偿。同时要落实地方主体责任,不失时机开展灾后重建。中央财政对受灾较重省份倒塌和严重损坏民房,在每户现行2万元补助标准基础上再增加5000元。支持修复灾毁农田和大棚、圈舍等设施农业,做好种子等供应,抓紧改种补种。支持受灾商户复业经营。抓紧推进道路、中小水利等水毁工程和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加大以工代赈力度,带动农民工就地就业。谋划推进关系长远的重大水利工程。会议确定,今明两年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资金160亿元对受灾地区予以倾斜。今年安排100亿元自然灾害防治补助资金支持地方恢复重建,安排100亿元车购税资金支持受灾严重省份公路等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大对重建项目支持。允许地方将抗疫特别国债、地方政府债等资金用于恢复重建。根据需要动用中央预备费150亿元。通过各种渠道,中央和地方财政用于恢复重建资金约1000亿元,并建立资金直达灾区和项目机制。出台具体措施引导国有金融机构和农信社支持设施农业恢复。
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其林表示:“我们公司在火电烟气治理领域一直保持龙头地位,脱硫(含一体化除尘)机组合同容量及投运量连续3年名列前茅,第三方治理模式机组容量超过3万兆瓦。”
环保企业对技术的执着追求,使得我国环保产业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快速缩小,环境技术水平显著提升。根据中国环保产业协会调查,去年3535家重点企业的研发经费支出达到158亿元。燃煤锅炉、工业炉窑电除尘、布袋除尘等部分产品及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创”的劲头:“特”会干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港警首次举起紫旗警告。6月30日晚间11时,香港国安法刊宪公布,正式生效。7月1日上午,有港媒注意到,香港国安法出台后,香港警方的警告旗有了新变化。港警增加了新的警告旗,旗帜为紫色底,而之前警方的警告旗有蓝色、橙色、红色和黑色。港警执行任务时会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警告级别。
香港国安法于6月30日晚间11时刊宪并正式生效,香港警方设立专门处理维护国家安全事务部门,并对相关事项做出最高级别部署。香港警方严正警告,挥“港独”旗、标语,叫“港独”口号或涉播“独”演讲,无论明示、暗示,都会触犯香港国安法,警方无须事先警告,即可采取行动、果断执法。港警还称,由于法例的主题是维护国家安全,上述行为若包含“台独”等分裂字眼,同样犯法。
(封面图来自:摄图网)
近日,由中晶昆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晶环境公司自主研发的超炭材料治理VOCs项目,在江苏无锡成功投入运营。这是国内采用单一材料、单一工艺成功治理VOCs的首个项目,相较于其他复合工艺具有投资成本低、运行费用低、脱除效率高等显著优势。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越来越多国有企业进入环保领域,环保产业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常纪文表示,国企与民企加快融合,形成协同发展效应,是近年来环保产业发展的又一个明显趋势。
由于长年被内涝与“黑臭”所困扰,2016年下半年,福州打响了城区水系综合治理攻坚战,对107条主干河道、49条支流展开“一盘棋”治理。福州全面启动由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治水模式,集设计、施工、运营管理于一体,将城区的102条内河打包成7个水系治理项目包,共生成5000多个治理项目,面向全国公开招标。
得益于无数环保企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环保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以实干兴邦的精神助力“春天的故事”续写。“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深圳奇迹”“深圳速度”“深圳神话”……深圳的辉煌,是每一位建设者铆足干劲,一点一滴“干”出来的。从“干”一字中,能感悟到深圳的“精气神”,即一种“顶硬上”、吃苦耐劳的硬作风。这种硬作风是党中央坚强领导、广大干部群众披荆斩棘以及全体人民埋头苦干的结果。
此外,“互联网+”等新技术也在更好服务环保企业。随着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最强大脑”形成,环保产业日益走向精细化、数据化、智能化。
协议要求民众尽可能减少与家庭成员以外人员的接触,公共场所聚集不得超过2户10人;建议民众放弃不必要的旅行和探访,酒店只提供必要和明确不以旅游为目的的住宿服务。
协议警告说,为避免出现全国性卫生紧急状况,必须把德国7天内每10万人的新增确诊人数控制在少于50例的可追踪范围内,否则感染人数将呈指数级增长,卫生系统将在数周内达到满负荷状态,重症和死亡人数将大幅增加。
当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清洁煤电供应体系,所有火电厂除尘、脱硫、脱硝均实现了超低排放,参与煤电清洁治理的企业大多表现不俗。比如,作为第三方治理公司,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创新技术,有效推动煤电清洁发展,支持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向纵深发展。
数据显示,从2018年至今,国企入股民企所产生的直接资产交易额度超过200亿元。目前,省级环保集团已超20家,近百家央企中有30多家进入水务行业。
会议指出,“放管服”改革和财政金融纾困政策并行推进,是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对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至关重要,要推出新举措做到门槛降下来、监管跟上去、服务更优化。确保年底前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围绕便利企业生产经营、扩大开放、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等,取消49项有重复审批的行政许可,将4项审批下放至省级部门,对需要修法的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法后施行。坚持放管结合、并重推进,依法查处假冒伪劣等违法违规行为。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环保产业增长的拉动效应逐渐减弱,环境服务格局正在重组。”马辉表示,随着环境治理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环保产业将真正发展成为具有创新引领性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记者 刘瑾)
“闯”的精神:“特”敢干
据香港“东网”报道,7月1日下午,有超过200人在香港铜锣湾聚集试图举办集会及游行。香港警方迅速出动,于下午1时左右首次举起紫旗发出警告。
“据测算,2019年全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约1.78万亿元,同比增长11.3%,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近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发布会上介绍,在各项子领域中,环境服务业营业收入约为1.12万亿元,同比增长23.2%。在2019年列入统计的1.1万余家企业中,环保产业营业收入总额达到9864亿元,同比增长13.5%,相关产业从业人员数量接近70万人。
一是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深圳科技创新的历程,即“从0到1”的过程。1987年,深圳市政府在全国率先推出了第一个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专利、管理等要素入股、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时规定。在政府政策支持下,深圳进一步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企业以及人才发展。在产业结构上,战略新兴产业逐步发展,深圳创新性的形成了现代产业体系;在企业结构上,形成了龙头企业领跑、广大中小企业跟进的雁阵效应;在人才架构上,深圳改革人才制度,引进培养了一批战略科技人才以及高水平创新团队。政府、企业、人才三者产生乘法效应,引领深圳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发展,初步构建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第一,党中央坚强领导,为深圳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定的政策支持。改革开放之初,当时中央明确指示:“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党中央为深圳在改革开放中实行特殊政策以及灵活措施,让深圳放开手脚,“敢为天下先”。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深圳闯过一个又一个强大的冲击波,保持经济特区建设走在正确方向。
第二,广大干部群众披荆斩棘,以冲锋陷阵的劲头担当尽责。追溯深圳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不得不提到的是当时主政广东的习仲勋同志以及深圳“蛇口精神”的缔造者袁庚同志。以他们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冲破改革开放过程中的重重障碍和阻力,以超强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袁庚这位“蛇口模式”的拓荒者开创了一个又一个的全国第一,有人总结他先后开创二十四项全国第一,没有宏旨高论,只有敢闯敢试、先声夺人。蛇口也因此被誉为“特区中的特区”。
5年来,该公司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积极向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综合环境服务商迈进。
第三,全体深圳人民埋头苦干,积极投身深圳改革开放实践。“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深圳这座城市的内在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激励着每一个人,只要踏实肯干,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本事寻找自己的位置,成为深圳的主人。“来了就是深圳人,此心安处是吾乡”。
二是以法治创新保障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使法治成为经济特区发展的重要保障”。深圳始终坚持依法治市,并使法治建设进一步系统化,为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深圳经济特区是依法成立的,每一项重大改革都通过经济特区法规建构框架、平稳推进、保障实施。40年来,深圳大力加强法治建设,创新性的形成了与国家法律体系相适配、与国际惯例相接轨、与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法规体系。
一是“特”敢在思想上“破冰”。追溯深圳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不能不提到“蛇口模式”的探索创立者——袁庚,他率先发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时代先声,指出社会主义也需要利润和效率,更新了“闻利色变”的国人价值观。而当深圳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历史记录时,有人质问改革开放姓“资”还是姓“社”?对此,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给予了针锋相对的回应,认为应该从“三个有利于”谈改革开放,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些价值观的突破成为深圳敢闯敢干的行动导向,在深圳改革开放初期起到了根本性作用。
根据协议,德国政府将对临时关闭的企业机构提供经济援助。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将在两周后对上述限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进一步协商和调整相关政策。
期间,反对派立法会议员尹兆坚疑因用喇叭喊话,警方要求其收起喇叭未果,双方出现争执,警方随后将尹兆坚制服,以涉嫌阻碍警方执法被拘捕带走。
今年5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中国银保监会、全国工商联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节能环保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此,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马辉说:“这可以视作环保政策的综合集成。”
以前驱精神为魂,打响改革开放的第一声开山炮。邓小平说:“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闯”字指出了深圳特区“敢为天下先”的前驱首创精神,具体表现在:
德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28日达成协议,为避免陷入全国性卫生紧急状况,德国将从11月2日起关闭餐馆、酒吧、影剧院、游乐场、健身房、美容院等餐饮和文体设施至11月底,但餐馆外卖、理发服务不受影响。专业体育赛事可在无现场观众条件下进行,零售与批发商店可在遵守卫生、限流条件下营业,各州中小学和幼儿园可按当地防疫政策保持开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5年来,我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总体竞争力越来越强,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服务于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控治理的能力越来越强。
按照这一模式,福州市从一次性投入100多亿元改为每年投入10多亿元,大大缓解了财政负担。正是这样的模式创新、机制创新,让福州的治水真正实现了“河长治、水长清”。
“干”的作风:“特”能干
二是“特”敢为体制机制“松绑”。“地王大厦”见证了深圳在中国城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上迈出的关键一步,土地制度改革前,在国家宪法明文规定不允许出租或转让土地的背景下,深圳于1987年第一次进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这一举动得到了国家以根本大法修改的形式的支持,这一修改全面肯定了深圳土地管理体制改革的做法。作为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攻克了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从早期外科手术式单点突破,到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产权改革、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模式,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杀出一条血路”。
以创新精神为主线,缔造深圳发展主轴。改革开放初期,走在发展最前沿的深圳经济特区占有先发优势,利用土地、人口、环境、资源等要素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深圳在一些方面占了先机,但在科技方面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没有原创性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这一难题倒逼深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特”敢干到“特”会干,把深圳从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推向“高产田”。
环保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我国环保相关企业数量大幅增加。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环保相关企业年度注册增速明显提升,2016年至2019年期间增速始终维持在25%以上。截至2020年10月10日,我国有超过264万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包含“环保、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环境监测”等关键词。
延伸阅读 香港国安法正式生效后,港警新警告旗亮相街头 港澳办用香港口语回应所谓制裁:有冇搞错 关你咩事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会否动摇?港澳办:充满信心
赵英民表示,我国环保产业服务模式不断创新,第三方治理、环境绩效服务、环境金融等服务业态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互联网+”模式、PPP模式、生态环境导向等也得到创新应用。
据中晶昆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童裳慧介绍,该公司在烟气脱硫脱硝技术领域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位居世界第六位、中国第一位。
对于7月1日举办集会及游行的请求,香港警方早前已明确反对过。当天早上9时许,中联办外就有一批防暴警察驻守,随后水泡车和装甲车也到场戒备。中午时分,有抗议者无视警方此前的反对意见开始在现场聚集,人数很快超过了200人。警方随即在现场拉起封锁线,并举起紫旗和蓝旗向在场的抗议者发出警告。
德国今年3月28日曾创下当时日增最高纪录6294例,此后单日新增病例数下降,但7月开始逐渐反弹。自10月15日开始,日增最高纪录不断被刷新,并于22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破万。
紫色的旗帜上分别用中文和英文写道:这是警方发出的警告,你们现在展示旗帜或横幅,叫喊口号或其他行为,有分裂国家或颠覆国家政权等意图,有可能构成香港国安法的罪行,你们可能会被拘捕及刑事检控。
在全球化背景下,新时代发展的重大任务向深圳提出了新问题:经济特区如何继续“特”下去?对此,深圳将继续秉承特区精神,寻求更大的发展,在全国一盘棋中更好发挥经济特区辐射带动作用,并为全国发展作出贡献。正如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发言所说:时代再次选择了深圳,深圳必须有新的更大作为!
如今,环保产业金融服务环境也日益改善。前两年一直困扰环保行业的融资问题得到了缓解,专项债的倾斜使生态环保方向获得的资金量显著提升;由政府牵头、以市场机制设立的绿色发展基金有效缓解了环境治理中的市场失灵问题。
“包括超低排放等在内的一系列绿色制造及污染治理新技术,有效推动了产业升级与高效治污相统一。”赵英民说。
比如,我国火电超低排放技术世界领先,目前超低排放装机机组容量已经达到80%;比如,新能源车、柴油车治理等均为高科技、新技术应用,不仅能够在污染末端治理领域发挥作用,而且能够有效推动绿色制造、绿色生产以及产业升级。